
近日,CES 2025 在拉斯維加斯完美落幕。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年度盛會,CES 2025 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企業與創新者,展示了無數令人矚目的前沿科技。今年,AI 無疑是這場盛宴的絕對主角,從智能家電到智能出行,從可穿戴設備到機器人,AI 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,相比過去,今年的CES上,AI硬件落地的數量和深度都遠超以往,一場關乎AI+場景落地的圖景正徐徐展開,似乎萬物都已 “DIVE IN”(沉浸)在AI的世界里。
AI眼鏡成熱門賽道
今年CES的最大爆款品類毫無疑問是AI 眼鏡,幾乎每個AI眼鏡展臺都人山人海,今年CES 上呈現出的 AI 眼鏡,儼然已經成為 AI 硬件的真正主力軍。AI眼鏡主要是做好四件事:相機、耳機、AI和眼鏡。相機是拍照、耳機是音頻體驗、AI是各類智能化體驗和功能,眼鏡則代表著佩戴輕便舒適并具備視力矯正能力。AI眼鏡能夠深度嵌入各類貼近日常生活的場景,足夠好的體驗感與足夠多的使用場景,使雷鳥創新、Rokid、李未可科技、閃極科技、莫界科技、未目科技、星紀魅族等海內外企業紛紛入局,里面既有VR/AR賽道的老兵,也有瞄向AI新機遇的年輕創企,很多媒體都認為,CES 2025是“百鏡大戰”的起點,或者說“現場版”,眼鏡成為“下一代計算平臺”的時代或將來臨。

在 CES 2025 的舞臺上,機器人無疑是最吸睛的焦點之一。眾多廠商紛紛展示自家的機器人產品。在垂直應用領域,能夠執行復雜任務的多功能服務型機器人,割草機器人、掃地機器人、掃雪機器人、泳池機器人、陪伴機器人形態各異,功能多樣,掃地機器人“四小龍”科沃斯、石頭科技、云鯨、追覓也紛紛攜新品如期亮相,機器人產品有望真正進入生活和工作場景。
在人形機器人領域,與黃仁勛一同出席CES大會的14臺人形機器人“戰隊”也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,第一個爬上長城的人形機器人——星動STAR1,銀河通用的具身大模型機器人Galbot G1紛紛登場,具備高仿真外觀和靈活動作的仿生人形機器人,不僅能夠完成諸如行走、抓取物體等基礎動作,還能通過內置的 AI 算法實現與人類的自然語言交互、環境感知以及任務規劃等高級功能,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人形機器人從科幻走向現實的巨大跨越。
從AI 電視、AI 冰箱、AI空調到AI 洗衣機,在今年的CES上,AI 技術全面融入各類家電產品,實現功能與體驗的全方位提升。可展示食材信息、食材存儲狀態、推薦食譜并與其他家電互聯的AI 冰箱;可提供個性化洗滌方案的AI 洗衣機;智能提升畫質,智能分析用戶觀看偏好,提供個性化、定制化的觀看體驗的AI 電視;能匯總分析健康數據并集成遠程醫療功能AI 鏡子。從AI技術賦能到發布新的硬件產品,科技巨頭們正齊齊將目光轉向智能家居領域。
除此以外,AI 智能戒指、AI耳機、AI桌寵、AI 寵物追蹤器,AI 美妝鏡,AI投籃機等AI硬件新物種讓人目不暇接。比起去年,品牌只是通過引入ChatGPT來講AI 故事,今年的CES 上,品牌們紛紛將AI整合進產品的核心工作邏輯中,通過具體的產品用例,展示了AI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強大能力。
今年CES上,AI 不再是籠統的概念,而是實實在在地融入到各類產品中,深刻展示了AI從概念邁向落地的進程,而端側 AI 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。正是端側AI 的崛起, 讓AI 眼鏡等穿戴設備無需借助云端復雜運算,在本地即可快速獲得 AI 響應;讓智能家居設備能依據用戶日常習慣和當下情境,迅速做出精準且個性化的智能響應;讓機器人在感知、理解、決策和行動上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從而對人類復雜的語言、手勢乃至表情都能精準解讀,從而更流暢、更精準的進行實時交互。如果說去年的共識是“AI 硬件是未來”,那 CES 2025 中誕生的這個共識,無疑是 “端側 AI,才是 AI 硬件的未來”。
正如我們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的,端側 AI 能力的實現,依賴低功耗和高性能芯片。在算力方面,芯片需要具備更高的運算能力,以應對復雜的 AI 算法和模型推理。功耗上,由于很多端側設備采用電池供電,芯片必須具備極低的功耗,以延長設備的續航時間。存儲方面,芯片需要足夠的內存來存儲 AI 模型和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,同時,快速的存儲讀寫速度也是保證 AI 任務高效執行的關鍵。
為了滿足端側 AI 的這些需求,芯片廠商紛紛通過添加專門的 AI 加速模塊,如神經網絡處理器(NPU)來提升對 AI 算法的處理效率,而這其中,輿芯半導體又是行業內首家將獨立的NPU集成到控制類芯片的廠商。輿芯的融合控制處理器FCU(Fusion Controller Unit)集成后NPU后,可以在芯片中直接運行人工智能模型,最大支持1 Tops的人工智能算力,能夠在邊緣設備上實現高效的人工智能處理,為各類 AI 硬件帶來更強大的性能支持。不僅如此,輿芯半導體自主研發的融合控制處理器FCU采用多核異構技術,將 CPU、DSP、NPU 三個內核集成在一個芯片上,通過提高芯片的集成度,從而降低成本和功耗 ,提高系統的穩定性。
CES 2025 猶如一扇窗口,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芯片在 AI 浪潮下的發展趨勢,端側 AI 的爆發為芯片廠商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,同時開辟了一個充滿潛力的新戰場,促使其在性能、功耗和存儲等方面不斷突破。雖然 CES2025 已經結束,但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從業者,更應緊跟這一發展趨勢,積極投入研發創新,共同迎接 AI新時代的到來。